上兵伐谋,守信伐原
2019年10月17日 浏览:92
晋缗侯十年(公元前697年),晋献公的次子重耳,也就是后来的晋文公,出生在晋国曲沃。晋献公晚年宠幸的骊姬要让她的儿子奚奇当上晋国国君,从而掀起了一场残酷的王位争夺斗争:重耳异母哥哥、太子申生被迫自杀,公子重耳也被庶母骊姬迫害,在晋国待不下去,只得逃往国外,长期流亡。重耳年轻的时候命运多舛,但总算大器晚成,六十多岁登临君位,在位时间虽然只有八年,却是春秋时代第一强国的缔造者,开创了晋国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中原霸权。他之所以能成为一代霸主,固然与他一生坎坷经历所铸就的坚韧意志相关,更与他诚实守信的品格分不开。守信伐原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。
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,公元前636年在秦穆公派兵护送下回国即位称王,史称晋文公。在他即位的这一年冬天,恰逢周王室发生了内乱。周襄公中年的时候,王后死了,就又娶了狄君的女儿季隗为后。这时,因为没有被立为王而对襄公十分怨恨的王子带(襄王的异母弟弟),也偏偏爱上了年轻貌美的隗后。隗后也十分钟情王子带。他俩经常瞒着周襄公厮混在一起。时间一长,这件嫂叔通奸的事儿传遍了宫廷内外,终究还是被周襄公知道了。周襄公恼怒异常,就把淫乱的隗后打入冷宫。王子带畏惧逃往狄国。狄君于是派两员大将率领五千精锐骑兵,一路打进洛阳。周襄公没有准备,仓促逃往京都。这时王子带自立为天子,立季隗为后,把国事交给大臣去处理,夫妇二人到温地再度蜜月去了。
周襄公逃到郑国,简师父给他出主意说:“现在诸侯各国中有当霸主志向的,只有秦国和晋国。秦国有蹇叔、百里奚、公孙枝等数位贤臣相助,晋国有赵衰、狐偃、胥臣等诸多贤臣辅佐,大王若向他们求救,他们一定会劝自己的君侯来帮您的,其他国家恐怕都不能指望。”周襄公认为只能这样了,就命简师父去晋国,左鄢父去秦国求援,希望秦、晋两个强国能派兵帮助平息叛乱。
话说简师父奉周襄公之命来到晋国。晋文公向狐偃问该怎么办,狐偃回答:“从前齐桓公之所以能匡合诸侯,就是因为尊奉周王。何况晋国几次改换君主,老百姓都习以为常,不知道有君臣的礼仪。主公何不乘此机会帮助周王征讨王子带的罪行,使百姓知道国无二君的道理?这样既可继承文侯辅佐周王的功勋,又能光大武公分封晋国的业绩。此可谓一举多得啊!如果晋国不帮助周王,秦国一定会帮助他,那时霸业就让给秦国了。”听罢此言,晋文公连连称是,认为这是立功天下的好机会,于是急忙让太史郭偃占卜,郭偃占卜后说:“大吉大利啊!这是黄帝在阪泉作战的前兆。”一听此话,晋文公更加高兴,于是出动晋国上、下两军,并亲自检阅部队,把军队分成左右两军,命赵衰率领左军,魏犨为副将;郤溱率领右军,颠颉为副将。晋文公亲自带着狐偃、栾枝等人,左右接应。
晋军进军到京城附近的阳樊(今河南济源县东南),守将苍葛亲自到郊外慰劳晋军。晋文公派右军将军郤溱等人包围温地,左军将军赵衰带人去汜地迎接周襄公。周襄公在四月丁巳日又回到王城,周、召二公迎入朝中。温地之人听说周王复位,众人聚集起来,一起攻打颓叔、桃子二人,并把他们杀死,大开城门,迎接晋军入城。王子带见败局已定,忙带着隗后上车,想冲出城门,逃往翟国。晋文公很快把王子带、隗后活捉并交给了周襄王,周襄王把他们和一伙乱党全杀了。这样,晋文公就成了周天子的大救星。周襄王大摆宴席,招待晋文公,还把阳樊、温、原、攒茅四个城池赏给晋文公。晋国的土地扩展到黄河北岸。
晋文公谢恩后告辞。老百姓扶老携幼,挤满了街道,都想一睹晋侯的风采,并感叹说:“齐桓公现在又重新出现了!”晋文公下令左右两军班师驻扎在太行山的南边,派魏犨去接管阳樊,颠颉去接管攒茅,栾枝去接管温邑,自己率领赵衰接管原邑。为什么晋文公要亲自去原邑呢?原来那里是周王的卿士原伯贯的封地,因为他兵败无功,周襄王便把原邑夺过来给晋侯。伯贯如今正在原城,恐怕他不服,所以晋文公要亲自去接管。
魏犨到了阳樊,守臣苍葛对他的属下说:“周王室放弃了岐丰,剩下的土地已经不多了!晋国怎么还能要四邑呢?我与晋侯都是周王的臣子,难道能屈服于他吗?”便带领百姓拿着武器上城守卫。魏犨见此,怒火万丈,带兵包围城邑,高喊:“早早投降,可保你们性命!如果攻破城池,就会全都杀光!”苍葛在城上回答:“我听说‘德以柔中国,刑以威四夷’,这里是王畿内的土地,其中的百姓,不是周王的宗族,就是周王的亲戚。晋侯也是周王的臣子,怎么忍心仗着兵威强占!”魏犨被他的话感动,派人飞马报告晋文公。晋文公写信给苍葛,大意说:“四邑的土地,是周王赏赐的,我不敢违背王命。将军如果考虑把周王的臣民带回国,我愿意听你的安排。”晋文公命令魏犨不要进攻,让阳樊的居民搬走。苍葛看了晋文公的信,对城中的百姓说:“愿意回周国的跟我走,愿意跟随晋国的留下。”百姓愿意走的有一大半,苍葛带他们迁移到轵村。魏犨入城,定好疆界后返回。
再说晋文公和赵衰等人到了原邑,原伯贯欺骗他的下属说:“晋兵围住阳樊,把百姓都杀了。”原邑的百姓非常愤怒,都发誓宁死也要守城。赵衰说:“百姓之所以不服晋,是因为不信任。君侯向他们表示信义,就会不攻而下。”晋文公问:“怎样表示?”赵衰回答:“请您下令,士兵们都带三天的粮食,如果三天攻不下城,就解除包围,退军。”晋文公依照赵衰的话做了。到了第三天,军吏来报告:“军中只有今天的粮食了。”晋文公并不回答。当天半夜,有些原邑百姓悄悄结绳子从高高的城墙爬下到城外打探晋军的情况,知道原伯贯是在欺骗他们,回去后告诉城中百姓说:“我们已探听到阳樊的百姓并没有遭到屠杀,大家明天晚上打开城门吧。”晋文公说:“我原先约定以三天为期限,三天还攻不下就撤军。现在三天已到了,我明天早晨退军。你们尽心守城,不要又有二心。”军吏问道:“原邑百姓约定明晚献城,主公为什么不暂且停留一天,占了城后再回去?即使粮食没了,阳樊离这里不远,可以飞马去取。”晋文公回答:“信义,是国家的法宝,是百姓们所依凭的准则。大家都知道我说的三天的期限,如果再停留一天,就是失信了!得到原邑而失去信义,百姓们还怎么会相信我呢?”天亮后,晋文公就下令解除了原邑的围军。原邑的百姓听说后都称赞:“晋侯宁可失掉一城,也不失掉信义,真是有道之君啊!”于是争先恐后在城楼上竖起降旗,不少人还到城外追赶晋文公军队。原伯贯见大势已去,只好开门出来投降。
晋军走了三十里,原邑的百姓追赶上来,原伯贯的降书也到了。晋文公命令车马原地驻扎,自己单车直入原邑,百姓们鼓舞庆贺。原伯贯求见,晋文公用王朝卿士的礼仪相待,把他的家迁到河北。晋文公在挑选四邑的守臣时对将士们说:“从前子余带着一壶饭跟我到卫国,忍着饥饿,把饭留给我,这是有信义之人。我以信义得到原邑,还要用信义来守卫。”命赵衰为原邑大夫,兼管阳樊。又对郤溱说:“你不偏袒同族,率先与栾枝等向我通告消息,我不会忘记你的功劳。”便派他为温邑大夫,兼守攒茅。晋文公分别在四邑留下两千军队守卫后,返回晋国。晋文公平定了温、原、阳樊、攒茅四邑,领地直达太行山的南面,称为南阳。
晋文公帮助周襄王显示忠义,守信伐原取信天下,是其能称霸的根本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