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公三吐哺,诚信扶幼主

2019年7月9日  浏览:122


西周的时候,有一位大政治家叫周公。 其实“周公”二字,是指周代的爵位。周公他不姓周,而姓姬,名旦。因为国君赐给他们的”封地”在周,按规矩才改姓的周,所以,也称周公旦。他是周文王的儿子,周武王的弟弟。又因为他死后的谥号为“文”,历史上也有称他为周文公的。
姬旦周公的一生经历了商末周初这样一个王朝更替的重大历史时期,他为西周王朝的建立做出了卓越贡献,他忠诚不贰辅佐周成王的故事为后世所传颂。
商朝末年,商纣王昏庸无道,荒淫无耻。 他修建了-座叫做”酒池肉林”的娱乐场所,里面藏满了各种鸟兽、狗马等稀奇古怪之物。纣王和他的宠妃妲己,还有一些贵族幸臣们,整日泡在里面,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。商纣王更是个暴君。他残害忠良,三个辅政大臣都被他剁成了肉酱,就连时称”大贤人”、他的亲叔叔比干规劝和批评他,也被他挖心,看看这个”大贤人”是不是真的“心有七窍”。他的另一个叔叔箕子眼看形势不妙,在大街上装疯卖傻,但还是躲不过去,被他关进了监狱。就这样,纣王把国内政治搞得一片混乱 ,众叛亲离,老百姓怨声载道。
西周国作为商王朝属下的诸侯小国,在周文王时,就曾几次兴兵,讨伐纣王。经过几番较量,虽然没有大获全胜,但还是取得了不小的成效。商朝的许多部落、方国都纷纷投奔了周文王,形成了“三分天下有其二”的局面。当然,这其中也不乏周公的谋略和智慧。
文王死后,周公的哥哥姬发继承了王位,史称周武王,他以周公为最主要的得力助手,在召公、毕公等帮助下,公元前1048年,周武王在孟津举行声势浩大的誓师仪式,大会天下诸侯,发动了灭商的实战演习,同时还不断地派人刺探商纣的情报,开展强有力的政治攻势,大批商王朝的贵族、大臣纷纷叛商奔周。誓师大会后,武王在周公等人的帮助下,决定在牧野与商纣王决战。公元前1046年,武王统率战车三百辆,虎贲三千人,甲士四万五千人,渡过孟津。二月甲子凌晨,武王在商郊牧野集众誓师,周公撰写了誓词《牧誓》,痛斥商纣王只听妇人 (妲己)之言,不祭祀祖先天地之神,连自己同祖兄弟都不进用,反而重用四方逃亡的罪人,让他们暴虐百姓,导致天怒人怨,招致天下大乱。周公申明自己是躬行天罚,宣布作战纪律,鼓励战士勇猛杀敌。大战中,周公手持大斧,他的弟弟召公手持小斧,保护着武王,率军冲杀。纣王好不容易强行征召来的七十万奴隶,一到两军阵前 ,却纷纷倒戈,反而引领周军杀向了纣王,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“前徒倒戈”的故事。
经牧野一役,商军大败,纣王逃回朝歌后自焚而死。第二天,周公捆绑着大钺,召公捆绑着小钺,在武王左右,向上天和殷民宣布纣王罪状,正式宣布殷商灭亡,周朝取而代之,武王为天子。周朝立国之初,民心不稳,殷商贵族残余势力又蠢蠢欲动,周公便辅佐周武王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安抚民心。当年,人们特别重视祭祀,非常崇拜神灵,周公便通过举行隆重的祭祀大典,告诉殷商余贵和百姓,纣王的毁灭是天帝的旨意,是他咎由自取,得到了殷民的认可。周公还大释天下,优待纣王的子孙。他册封纣的儿子武庚禄父为殷侯,留在殷都。武庚毕竟是纣的儿子,周公当然也要有所防范,所以便把自己的三个兄弟管叔、蔡叔和霍叔派去监视他,史称“三监”。
周朝初定,周公立了大功,武王把少昊的旧址曲阜一带分封给了他,封为鲁公。但周公并没有亲自去他的封地享受荣华富贵,而是留下来继续佐助武王料理朝政,等他的儿子伯禽长大后,才派伯禽代他到鲁国去做国君。
就在周朝百废待兴之际,武王却因国事操劳过度突然病倒,而且病得很重,朝中震动很大,人心浮动,担心江山不稳。为稳定人心,姜太公和召公二人只好用占卜的办法预测吉凶。周公却不把国家命运寄托于占卜,做出了一个令群臣谁也想不到的决定,他设置了三个祭坛,面北而立,捧着玉璧、玉圭,以自己的生命作抵押,向太王、王季、文王祷告,并命史官宣读他已撰写好的册文,册文的大意是:你们的长孙武王姬发,如今积劳成疾了。倘若你们三位神王在天上生了病,要人去帮助,那么姬旦愿意代替武王姬发担当这个责任。我姬旦这个人特有心计,又多才多艺,最擅于侍奉鬼神了。而你们的武王姬发却没我这个本事啊,他已经在天帝的宫廷里接受了使命,广有四方,因而能够安定你们在天下各地的子孙,四面八方的百姓也无不敬畏他。只要不让他失落了天降的大命,你们先王的神灵也就永远有了依托、有了归宿了。如今我从大龟上接受命令,如果你们答应了我的请求,我就将玉璧玉圭献给你们,如果你们不答应,那我就将这两件宝贝收藏起来,不给你们了。也许是被周公的赤诚感动,武王的病情一时有所缓解。周公则把册文藏进了用青铜封缄的柜子里,并下令任何人不准说出去,更不能让武王知道。今天我们看来,觉得这种祈祷是好笑的,可是对三千多年前相信天命鬼神的周人来说,那是十分真诚无私的。
武王在临终前愿意把王位传给有德有才的周公, 并且说这事不需占卜,可以当面决定。周公涕泣不止,不肯接受,并发誓辅佐太子姬诵继承王位、管理朝政,武王郑重地说:“那我就把姬诵拜托给你了。 ”说完便气绝身亡了。
武王死后,年幼的太子姬诵继位,史称周成王。周公担心别有用心之人听到武王去世的消息后反叛,便挺身而出,承担起了辅佐成王治理国家的大任。
周公尽心国事,虽然属于自己的时间很少,可他任劳任怨。但是渐渐地,他感觉到身边的人有些不大对劲,即使是成王在同他说话时也目光游离,言词闪烁。这是什么原因呢?周公虽有疑问,但忙于政事也就没有在意。
一天,召公和姜太公向周公提出要到封地去。周公大吃一惊,忙问二人原因。二人答:“外面早已议论纷纷,说你独揽大权,只等有朝一日自立为天子。既然如此,我们还留在此地干什么?”周公-听,悲从中来,这话如果别人说,他可能只觉气愤,但是出自这二人之口,他就非常伤心了。他流着泪向召公和太公表明了心迹,第二天又为15岁的成王举行了”冠礼”仪式,然后将一切事情安排妥当,带着几名随从离开了镐京。
不久,周公查明,制造谣言的是他的亲兄弟,三监中的管叔鲜和蔡叔度。这二人为什么造此谣言呢?原来对于周公代理朝政,管叔鲜满心不服,因为他是文王的三儿子,而周公是四儿子。他认为,按“兄终弟及”的习惯,辅佐成王的人应该是自己而不是周公,再加上别人都有封地,自己和两个弟弟只轮上个监视人的差事,越想越不甘心,便和蔡叔度-起四处散布流言 。
纣王的儿子武庚见周室内讧,忙侍机做反叛的准备,和东夷首领以及-些边远小国加紧联系,周密筹划反叛之事。年轻的周成王得到消息不禁心烦意乱。也不凑巧,镐京一带连降暴雨,淹没了很多地方。无奈的成王决定到祖庙祈祷占卜。无意间,成王发现了周公藏在祖庙柜子里的那篇祷词,上面记录着他甘愿以自己的性命代替武王的性命、情愿为国为民奉献一生精力的话。成王感动极了,知道自己错怪了周公,忙将周公召回,请他重理朝政。
而此时管叔鲜和蔡叔度决定会同武庚起兵造反,一些小国也加入到反叛的行列之中。对于此次叛乱,周公早有准备,奉命回王室后,他授权姜太公征讨所有不服周朝管辖的各个诸侯国,自己则带领一部分人马, 对付“三监”和武庚。
三年后,周公终于平定了叛乱并将武庚斩首。管叔鲜见大势已去,无颜见周公,上吊自杀。周公念蔡叔度、霍叔处无知,只把他们流放贬职。
周公东征之后,觉得镐京在西边,要控制东部的中原地区很不方便 ,于是周公就把东征时俘虏的那些”殷顽民”全部西迁,在今天的河南洛阳建了-座城池 ,取名”成周”,又叫东都,将首都镐京称为”宗周”; 同时又在成周西面三十里处修了- -座城,叫王城,用于管辖成周。他派了八个师的兵力驻守成周,并昭告那些”殷顽民”必须安心谋生,否则 ,统统杀死。这样就大大巩固了西周政权。
制服了那些殷商顽民,周公还吸取了商朝小邦林立的教训,为了加强对广大被征服区域的控制,他进一步扩大分封制,利用这些诸侯控制当地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,强有力地维护了西周王朝的统治。
周公不仅治国有方, 通过“制礼作乐”规范国家制度,而且治国有德,勤勉诚信,兢兢业业。周公送他的儿子伯禽代他去鲁国赴任,临行前,他告诫伯禽:“我是文王的儿子,武王的弟弟,又是成王的叔叔,地位虽高,但我却丝毫不敢怠慢国事。有时正洗着头呢,都要三次把头发捧起来去接待来访的大臣;正吃着饭呢,有贤臣造访,只好把碗放下,-顿饭要吃吃停停。就这样还害怕失去天下的贤才呢,你到了鲁国万不可傲慢哪!”周公的贤德,为后世所敬仰,曹操的《短歌行》中就有“周公吐辅 ,天下归心” 的千古名句。
周公还特别注重培养成王的诚信美德。周成王小的时候,有一天和弟弟叔虞在宫中的一棵梧桐树下玩耍。忽然,一阵秋风吹来,梧桐树上的叶子纷纷飘落。风过后,地上留下了许多梧桐叶。成王-时兴起,便从地上捡起- -片梧桐叶,用小刀切成一个“圭”(当时大臣们上朝时手中握的工作牌),将它送给了叔虞,跟他开玩笑说:“我要封给你一块土地,喏一-你先把这个拿去吧 !”叔虞听到成王这么说,欢欢喜喜地拿着这片用梧桐叶做成的”圭”, 跑去将此事告知周公。听了叔虞的话,周公立刻换上礼服,赶到宫中去向成王道贺。成王不解地问:”叔叔 ,你为什么要特地穿上礼服,赶来向我道贺呢?”周公面带微笑地对成王说:”我刚刚听说 ,你已经册封了你的小弟弟叔虞。发生了这样的大事,我怎能不赶来道贺呢?” “哦一一那件事啊。 ”想起此事的成王,忍不住哈哈大笑说:“刚才 ,我只不过是和叔虞闹着玩而已,不是真要册封他呀。”成王的话刚说完,周公便收起笑容,正色对成王说:“无论是谁 ,说话都要以‘信’ 为重;你身为天子,说话更是不能随随便便,当作是在开玩笑-样。如此,你才能得到人民对你的信赖呀!倘使你总是不顾信义,任意将自己说出口的话视为玩笑,这样,你还有资格做一国的天子吗?” 周公之言,令成王深感惭愧,成王于是兑现诺言,将叔虞册封于唐地。
周公辅佐成王执政七年后,见朝政已稳, -天上朝时他便对众臣说:”我代理朝政已有七年,如今成王已长大成人,我已经完成了他父亲拜托给我的事情,了却了先王的心愿。从今天起,他要亲理朝政。如有不服者,从严惩处 !”
周成王一时有点不知所措, 急忙跪下来求周公继续代理朝政,可是周公说:“做人岂能言而无信,我答应你父亲的事情就不能反悔!”周公既然心意已决,众人劝他已全无用处,随后他便离开镐京去了洛邑。
在国家危难的时候,周公不避艰辛挺身而出,担当起辅佐幼年成王的重任;当国家转危为安,走上顺利发展之路的时候,毅然功成身退,这种无畏无私和诚信的精神,始终被后代称颂。
此后,周公每次与成王见面都要对他讲一些为君的道理 ,劝谏他做个明君。他的话都被史官记录下来,并整理成册,-篇为《无逸》,- 篇为 《立政》。二者均被收入《尚书》中。
周公到了洛邑,继续操劳国事,终于积劳成疾,不久就离开了人世。死前,周公对成王说:“我死之后一定要把我葬在成周 (今河南省洛阳县东北),我永远做成王的臣子。”周公死后,成王将他葬于文王墓旁边,成王说:”这表示我不敢以周公为臣。
周公光明正大、诚实守信的美德为世人传颂,全国各地都设祠纪念这位被后世奉为天下第一圣人一一“元圣”的周公。至今,在洛阳市劳动人民公园附近还有一座周公庙,以纪念周公-生不朽的功勋。